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状表现
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专家一问一答
Q:什么是多动症?
A: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学龄前或小学阶段显现。它并非孩子“调皮”“不听话”或家庭教育失败所致,而是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发育延迟、神经递质失衡等生理因素密切相关。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和自信心,甚至延续至青春期和成年期。
Q:多动症的孩子主要有哪些症状表现?
A: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分为三类: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不同孩子表现侧重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型、以多动/冲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常见具体表现如下:
1. 注意力不集中:
- 做事容易分心,难以持续专注于学习或任务。
- 常丢三落四,忘记带作业、文具或日常用品。
- 听别人说话时像“没听见”,难以遵循指令。
- 作业粗心马虎,频繁出错,难以按时完成。
- 不善于组织任务,书包、课桌杂乱无章。
2. 活动过多:
- 坐不住,在教室或安静场合频繁离开座位。
- 在不适宜的场合奔跑、攀爬或手脚不停晃动。
- 难以安静地玩耍或参与休闲活动。
- 像“装了马达”一样,总是处于活动状态。
3. 行为冲动:
- 问题没听完就抢答,难以等待轮到自己。
- 打断别人谈话或游戏,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 情绪控制差,易怒、急躁,小事就发脾气。
- 做事不考虑后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这些行为并非偶尔出现,而是持续6个月以上,且在家庭、学校、社交等多个场合都存在,明显超出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Q:多动症应该挂什么科?
A:建议挂儿童心理科、发育行为儿科或精神心理科。由于多动症涉及神经发育、行为管理和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设有儿童青少年行为发育门诊,采用“医学评估+心理测评+脑功能检测+家庭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诊断多动症,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Q:能否分享一些真实孩子的治疗案例?
A:以下是两位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受系统干预并取得显著改善的多动症患儿案例:
案例一:一年级男孩上课“坐不住”,成绩垫底
小宇,7岁,小学一年级。入学后老师频繁反映:上课小动作多,常离开座位走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拖拉,字迹潦草,成绩长期班级倒数。家长认为“孩子小,调皮”,但批评、惩罚均无效,亲子关系紧张。
经班主任建议,家长带小宇到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儿童行为门诊就诊。医生通过ADHD量表评估、注意力测试及脑电生物反馈检测,结合家长和教师问卷,确诊为“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治疗采用“行为干预+中医调理+家庭指导”综合模式:
- 给予中药疏肝益智、安神定志调理体质;
- 配合认知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提升注意力和自控力;
- 医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建立正向管教方式。
经过三个月干预,小宇上课能安静坐稳,作业完成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半年后复诊,老师反馈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已进入班级中等水平,家长也表示亲子互动更加和谐。
案例二:高年级女孩“粗心”背后是注意力缺陷
婷婷,10岁,小学五年级。成绩中等偏下,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她“聪明但粗心”“不够努力”。她常因漏题、抄错数字被批评,考试时间总不够用,放学后作业要写到深夜。虽努力却收效甚微,逐渐变得自卑、爱哭。
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心理门诊,医生发现婷婷症状集中在注意力方面,无明显多动,属于“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型ADHD”。通过专业神经心理评估,确认其注意力持续性和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同龄水平。
治疗方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 开展一对一注意力训练和执行功能训练;
- 采用中医“益气养心”方剂改善脑功能;
- 指导学校调整学习策略,如分段完成任务、使用清单管理。
两个月后,婷婷作业效率提升,错误率下降;三个月后,考试成绩进步明显,自信心增强。家长感慨:“原来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她真的‘看不见’或‘记不住’,现在终于找到了方向。”
Q:多动症能治好吗?家长该如何应对?
A:多动症是一种可干预、可改善的神经发育问题。通过早期识别、科学评估和综合干预,大多数孩子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提升学习和社交能力。关键在于:
- 避免误解:不要简单归因为“懒”“笨”或“不乖”。
- 坚持干预:治疗需长期坚持,不可急于求成。
- 家校合作: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提供支持性环境。
- 身心同调:结合医学、心理、教育和中医手段,全面促进孩子发展。
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秉承“因人施治、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多动症儿童提供从评估到干预的一站式服务,帮助孩子走出“注意力困局”,绽放本应属于他们的光彩。
- 上一篇:郑州看多动症哪个医生好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