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能彻底治愈吗
双相情感障碍能彻底治愈吗?——一问一答全解析
(附: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真实治疗案例分享)
Q1: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A1: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其核心特征是情绪在躁狂(或轻躁狂) 和 抑郁 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反复波动。
患者可能一段时间情绪高涨、精力旺盛、思维奔逸(躁狂期),又可能突然陷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否定(抑郁期),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剧烈起伏,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该病多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起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自杀风险,需长期规范管理。
Q2: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A2:根据情绪状态不同,可分为两个阶段:
躁狂/轻躁狂发作时:
- 情绪异常高涨或易激惹;
- 精力旺盛,睡眠需求减少(如睡2-3小时仍不疲倦);
- 思维奔逸,说话滔滔不绝;
- 自我评价过高,甚至有夸大妄想;
- 冲动行为:如疯狂购物、冒险投资、频繁换工作等。
抑郁发作时:
- 情绪低落,悲伤、空虚、无助;
- 兴趣减退,对一切提不起劲;
- 疲劳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
- 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
- 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部分患者表现为“混合发作”,即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症状,情绪极不稳定。
Q3:双相情感障碍能彻底治愈吗?
A3:目前医学认为,双相情感障碍尚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科学、长期、系统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
- 情绪稳定,减少或避免发作;
- 恢复社会功能,正常学习与工作;
- 提高生活质量,拥有充实人生。
关键在于:早诊断、规范治疗、坚持随访、避免诱因。它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但只要控制得好,患者完全可以过上平稳、有尊严的生活。
Q4: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A4:治疗强调“综合干预、长期管理”,主要包括:
- 药物治疗:情绪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钠)、抗精神病药、必要时配合抗抑郁药(需谨慎使用,避免诱发躁狂)。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治疗、情绪日记记录等,帮助患者识别情绪波动信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 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rTMS)、脑电生物反馈等,调节大脑功能,改善情绪稳定性。
- 中医调理: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结合中医“情志病”理论,采用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中药,配合针灸、耳穴压豆等疗法,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药物副作用,增强体质。
- 生活方式管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刺激、建立支持系统。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采用“西医控症+中医调体+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四位一体模式,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康复方案。
Q5:能否分享一些真实的治疗案例?
A5: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患者案例:
案例一:小陈,19岁,大学生,情绪“忽高忽低”三年
小陈从高中起情绪就不稳定,有时连续几天兴奋不已,通宵写小说、发朋友圈“宣告世界”,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几天后又突然情绪崩溃,整日卧床,拒绝上课,甚至有自伤行为。曾被误诊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后情绪更躁动。
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经详细病史采集和情绪量表评估,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Ⅱ型)”。医生立即调整方案,停用抗抑郁药,改用情绪稳定剂,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帮助其识别情绪预警信号。同时,使用中药调理肝郁化火体质,辅以头部针灸缓解失眠焦虑。治疗三个月后,情绪波动明显减少,能规律上课,家长反馈“终于不像以前那样‘失控’了”。
案例二:张女士,34岁,产后诱发双相障碍
张女士产后两年,因家庭压力大、睡眠长期不足,逐渐出现情绪剧烈波动:有时整夜不睡,精力充沛地打扫房间、网购囤货;几天后又陷入深度抑郁,哭泣不止,不愿见人,甚至有“带孩子一起走”的极端念头。
医院综合评估后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治疗以“稳定情绪+修复功能”为核心:使用低剂量情绪稳定剂控制躁狂与抑郁转换,配合家庭心理干预改善夫妻沟通,并以养心安神、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气血,缓解心悸、失眠。经过半年系统治疗,情绪趋于平稳,睡眠改善,逐步恢复育儿和家务能力,现已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Q6: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如何长期管理?
A6:建议做到:
-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减药或停药;
- 记录“情绪日记”,及时发现躁狂或抑郁前兆;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过度兴奋;
-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
- 家人参与治疗,了解疾病知识,提供情感支持;
- 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不是“性格问题”,也不是“意志薄弱”。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科学治疗与长期管理,学会了与情绪共处,掌握了生活节奏,走出情绪风暴,迎来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 上一篇:郑州市双相情感障碍医院
- 下一篇:没有了